2025年3月18日下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审、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金波应邀在北二205会议室做了题为“学术论文的选题策划与写作技巧”的专题讲座。讲座围绕学术论文选题的层次训练、原则方法、常见问题及写作规范展开,系统解析了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创作路径。本次活动由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全利主持,学院预聘制博士以及相关教师旁听讲座并参与讨论。
讲座伊始,刘金波教授结合自身多年学术研究与期刊审稿经验,指出“选题是学术论文的灵魂”。他提出“选题十重境界强化训练法”,从“强化选题训练”到“强化期刊评价动态训练”,逐层剖析研究者可能面临的瓶颈及突破策略,强调选题需兼顾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针对选题原则,刘金波教授归纳为“七性”:有用性、公共性、经验性、传承性、创新性、现实性与前瞻性,并特别提醒学者应避免“冷僻、热门、前沿、陈旧”四类选题误区,倡导“从文献中找灵感,从生活中挖问题”。
针对论文写作,刘金波教授以“作文三不做”和“三不说”为引,强调学术表达的严谨性。他引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的六大科研原则,指出论文需围绕“问题、学理、方法、论证、验证、传播”构建逻辑闭环,并详细解析了标题、摘要、关键词的规范写法。例如,标题应精准概括核心论点,必要时以副标题补充;摘要需独立成篇,突出研究目的、方法与结论;关键词则需体现检索价值,优先选用规范术语。此外,他特别提醒学者注意文献综述的“综、梳、述、评”四技巧,以及参考文献的“经典性、权威性、新颖性”标准。
针对论文投稿,刘金波教授提出“期刊定制化”理念。他建议学者在投稿前深入研究目标期刊的办刊宗旨、栏目设置及近期热点,通过“精确投稿训练”提升录用率。同时,他结合实例分析了期刊用稿率低的核心原因,如“选题偏离传播需求”“论证逻辑薄弱”等,并强调与编辑、审稿人的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讲座尾声,现场教师围绕社科基金项目选题、论文投稿等问题与刘金波教授展开积极交流。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全利在总结发言中对刘金波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希望全院教师以此为契机,深耕学术领域,严守写作规范,积极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助力学院科研实力再上新台阶。